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特别想起《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炮弹铺天盖地炸得天旋地转,先烈们前仆后继英勇就义。当池峰城师长号令:“每位敢死队员,赏大洋30块!”但英勇的战士们弃大洋于地,身捆手雷手握长刀浴血奋战。有些受伤的战士倒在血泊中,又爬起身子,拉响手雷与日敌同归于尽……台儿庄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块悲壮的土地。
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却,这一战,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这一天曾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军人“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气铸就了台儿庄精神。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听,将士们的呼喊声在隆隆的炮声中响彻云霄。看,胜利的旗帜昂扬在台儿庄的上空。1938年3月24日,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的在鲁南小镇—台儿庄燃起了侵略的战火,这就是历史上的台儿庄大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九一八”事变,我国富饶的东北三省陷入日军铁蹄之下,随之华北危急,京杭失守,华东不保,淮海危在旦夕。
1938年春,狂妄不可一世的日军,过黄河,陷济南,杀气腾腾地向徐州迫进,妄图贯通津浦线,循陇海西进,取道郑州,图谋武汉,以达到迅速灭亡中国之野心。
日寇残暴的铁蹄在我中华大地上不可一世地肆意践踏着,疯狂至极地实施着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四万万中华同胞即将成为亡国的奴隶!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登高一呼,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熊熊烈火便迅猛点燃――八路军出师太行山首战告捷,千余日军命丧平型关!南口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节节失利的正面战场也在屡败屡战……
正面战场屡屡屡挫败的战局,“”企盼着尽快出现一个大的转机。于是,台儿庄大战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1938年春,当日本侵略军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2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两路夹击,企图向战略要地徐州进逼,进而攻占武汉之际,我抗日将士10万之众,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在鲁南重镇台儿庄义无反顾地筑起“血肉长城”,用大刀片、手榴弹,同用飞机、大炮、坦克车和毒气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逐房逐巷争夺的肉搏战,每战都是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悲壮惨烈、气吞山河!台儿庄,成了血与火的海洋!
台儿庄城内阵地频频告急,一度失陷四分之三。此时,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下达了“誓死抵抗日军,我们要用血肉来填敌人的炮火”的命令。我守城将士在31师师长池峰城将军的率领下,毅然决然地破釜沉舟,炸断了运河浮桥这一唯一退路,组成敢死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从3月23日日军七、八千发炮弹在台儿庄内炸响,到4月7日日军的全线溃逃,历时半月的血战,我军共歼敌11984人,俘敌719人,缴获步枪1万余支、机枪913挺、大炮127门、战车40辆,击毁敌机3架。
“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悲壮惨烈的台儿庄大战极度张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气概。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共赴国难,是台儿庄大战决胜的基本经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