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委新闻综合门户网站                             ->点击进入台儿庄区委机关报《台儿庄周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国内 >

【新闻写作课堂】新闻创新,路在何方?—从央视“家规家风”报道说起

时间:2014-08-20 12:0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作者  童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感谢《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厚爱,让我开设“问学录”专栏。作为专栏的开篇,请允许我先为专栏取名“问学录”作些说明。 

 

  一般说,学术学术,先有术后有学。这首先是因为,学是从术而来的,术是学的基础,是学的对象,而学是术的深化,是术的抽象和提升。有了丈量术,方有后来的算术。先有炼丹术、冶炼术,而后才有化学。

 

    新闻学也如此,先有报刊之出版,才有报学、新闻学乃至今天的新闻传播学。其次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学和术是有分工的。梁启超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以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拿新闻学术界和新闻业务界来说,前者的重点是探讨新闻传播规律,将业界的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而后者的责任则是根据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去发现新闻、传递新闻,并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按理说,新闻学术界和新闻业务界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两翼,学界和业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推进事业发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同提高。但遗憾的是,理论和实践经常脱节。为此,需要双方一起努力,学界要向业界学习,业界也要向学界学习。“问学录”的专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的。


孔子曰:“子入太庙,每事问。”陶行知说:“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汉代王充讲得更透彻:“问事弥多,而见弥博。”这些,便是“问学录”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别人的真知灼见学习,都要好学力行,弄懂自己不懂的东西,要善于“问学”。


新闻传播第一线的工作者,每天都贡献着自己的业绩,创造着新的经验。然后,学界才有可能以这些业绩和经验为对象,进行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所以,学界向业界请教,是理论研究的前提。我虽然也当过近10年记者和编辑,但那是30多年之前的事了。现在的新闻事业,比之“文革”期间,比之改革开放之初,不知要丰富多少,繁荣多少!坚持向业界学习,向一线的新闻创新者请教,既是提升理论自觉的必需,也是学界永恒的功课。


我想把中央电视台(下简称央视)春节期间展开的家规家风报道作为此专栏开篇的话题。我以为这组报道很好地回答了一个新闻界经常思考的问题:新闻创新,路在何方?

 

从鲜活的身边寻找创新之路


央视是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推出家规家风报道的。据说央视有百余人次投入,记者在全国城乡和境外采访各类人士4000多人,大部分是在街头巷尾随机采访的,请被访者谈对家规家风的看法和感受。这组报道反应强烈,效果明显,受到各界肯定与赞许。记得作家王蒙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这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很久没有人提家规家风了,这是一个对干部群众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很好的切入口。不少人说,良好的家规家风是人们精神成长的基础和保证,有了好家规,才能成为好公民;有了好家风,才能引导干部成为好公仆。还有人说,好的家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条件,它使民风正、政风清。


央视春节期间的这组家规家风报道之所以获得成功,能够为全国的新闻创新走出一条新路,我以为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话题选得好。所谓好,有三点:一是家规家风是近年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现精神层面的建设明显跟不上。虽不能说世风日下,但公共道德的滑坡是普遍事实。过去有人说,“高楼拔起,红旗落地”。出国的人多了,对西方国家的道德表现看得多了,发现未必如此。发达国家不少民众的社会道德都很不错。看来,物质丰富与道德没落并不一定呈负相关性。问题是,我们这几年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出现了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跟进,抓思想意识的建设,有的只停留在讲大话、空话,不注重实际效果。而家规家风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家庭发展的基础,对“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好家规家风的倡导,是多数中国家庭和中国人的期待与呼唤。因此,央视一提出此话题,立即引起全国城乡的普遍反响; 二是家规家风涉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大家多多少少都可以说上几句,这是一个公民话题,百姓话题。人们对这个话题,没有高高在上与己无关的感觉; 三是家规家风又是一个难以用几句话、用一两个故事讲得清、说得透的话题,它值得我们反复议论,深入讨论。也就是说,是一个值得记者反复寻访的话题,是一个公众普遍愿意深议细析的话题,是一个很有味道久议不倦的话题。


第二,主题重大。表面上看,家规家风,规范的是如何做事,如何对人,对长者该如何讲话,吃饭时不能有过大声响等等,但透过对这些规范的遵守和坚持,实际上建构的是一户人家的未来,子孙后代的延续,讲究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如何走,一户人家的门风怎样发扬。它们的背后,追求的是选择和坚守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主题不可谓不重大,不严肃。这个正是新闻界这么多年来始终力图弘扬但收获有限的主题。这次央视做得巧妙的是,每次采访实际上都涉及到这个主题,但没有一次采访直接点到这个主题,而是用不多的话语,简单的故事显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种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的手法,值得我们提倡。从中反思多年来主流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做法,对我们应该是有启发和教益的。


第三,引导方式适宜。家规家风报道在引导方式上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让被访者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话语丰富、可爱、生动,小至嚼饭时不能发出大声,大至举债还钱要守信用,观众听后觉得实在,不作假,且同自己的生活贴得很近,“是这么回事”;二是由群众自己提出观点,得出结论,记者至多是重复被访者的观点予以肯定,不代替小结、做评论。如不少受访者都说自小父母要求自己清白做人,务实做事,从中我们可知,这是一般中国家风的共同要求,差不多看这组报道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结论,但记者从没有下过这样的断语。这种引导方式,值得我们坚守。


第四,时机选得及时。中国人家庭观念强,看重家的建设,逢年过节,特别会念及大家——父母生活着的家,养育自己长大的老家。在人们返乡途中候车候机中间,回到家同父母重逢的日子,记者来询问对家规家风的看法,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亲切感,话语也就会油然而出。春节时分议论家规家风,正逢其时;在热气腾腾的老家屋中谈论家规家风,正逢其所。所以这组报道,自始至终都显得特别和谐、自然、热烈,洋溢着欢乐和祥和。


第五,参与者广泛,议论时平等,结论深得人心,收到公众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记者采访大部分是随机找人,在街头,在候车室,在商场;也有经过选择上门请教和专程拜访的,有的采访甚至远及海外境外。受访者中,既有部长高官,也有作家学者,但绝大多数是街头巷尾遇到的男士、女士、小孩、老者。受访者联系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结合自己几十年成长的体会感受侃侃而谈,也有的仅仅寥寥数语,但话题集中,点及主题,言者闻者都会会心一笑,表示赞同。这种由公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引导自己的方式,既有效,又自然,实在是今后公民思想教育值得提倡的好形式、好方法。

 

收获的启发与思考


由上面对央视家规家风报道的分析,就舆论表达与引导而言,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些什么启发和思考呢?


其一,要把社会舆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把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落到实处。对新闻传媒来说,重要的是确定好问题在何处,提出哪些话题,切忌无关痛痒,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可操作性。像社会公共道德这样的问题,主要表露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几个场合,抓住家规家风,就抓住了家庭教育这一主要环节,抓住了道德教育的“牛鼻子”,道德教育就容易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其二,舆论引导不能光喊口号,唱高调,讲空话大话。引导舆论要务实,要实在,要从群众日常关注、经常思考和议论、有感有叹又有想法的问题作为切入口。一味地追求高腔高调,离开群众思想十万八千里,你的报道和评论就难以入耳入脑,对群众的内心也不会产生碰撞和冲击。新闻传媒应该有自己的产品,拿自己的东西同群众见面,自己没有,或自己的产品含金量不高,就干脆拿群众自己的东西同他人互动、讨论。


其三,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方针应有正确的理解甚至新的诠释。要从群众真正的迫切的需要认识落实“三贴近”方针的必要,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满足衡量“三贴近”方针落实的效果。贯彻“三贴近”方针,是从亿万民众根本利益的诉求出发,以这些诉求的最大满足为归宿。这里用得上邓小平讲过的一句话:“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①


其四,记者工作要切实改进,要深入群众,要不厌其烦地做艰苦的工作。央视记者新春走基层,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冰雪泥泞的小巷,寻找一个又一个受访者,问的是在一些人看来并不那么“尖锐”、“有新意”的问题。家规家风报道能够成功、出彩,同一大批记者在国内城乡满大街跑,在国外想方设法寻找有代表性的人士与之沟通,尽心尽力是分不开的。


其五,新闻创新要有周密的策划。新春走基层,许多媒体都在做,但就家规家风作为切入点,国内国外找几千人采访,事先的策划和安排十分必要。新闻创新,理念更新固然重要,体制支持也不可缺少,但全面深入的策划,详尽周全的安排也是重要的保证。家规家风报道成功,这个金点子是成功策划的结果,有了这样的策划,高屋建瓴的报道方针才能落到实处,美好的谋划才能结出硕果。


新闻改革和新闻创新路在何方?以上五点,不妨一试。

 

(责任编辑:bet365电脑网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按钮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首页   |  头条新闻  |  财经报道  |  社会新闻  |  时政要闻  |  理论在线  |  图片新闻  |  大美台城  |  镇街动态
CopyRight 2006-2012 bet365电脑网站(www.zzlx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11173号-3 联系电话:0632-6603788 Email:tezzx66037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