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委新闻综合门户网站                             ->点击进入台儿庄区委机关报《台儿庄周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微课堂 >

漫话兰陵书院--枣庄二中前身

时间:2014-05-11 20:26来源:bet365电脑网站 台儿庄周讯  作者: 郑学富 点击:

 

 枣庄二中新校操场

枣庄二中新校

 

枣庄二中的前身为兰陵书院,其文昌阁原先一直保存较好,笔者于上世纪80年代就读枣庄二中时,文昌阁位于学校北部,为学校唯一的一座楼房,校总务处的办公地点即于此,学校的东院墙即是台儿庄古城的东城墙,古城墙基明显可见,院墙高且厚。然时已逝也,物已非也,憾之,叹之。现仅有重修兰陵书院碑两通,保存于枣庄二中图书馆内。

 

      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兰陵书院是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的。但是追溯其源头,兰陵书院在春秋时就已有之。由于在历史上,无论管理体制的名称如何变化交替,台儿庄与兰陵一直同处于一个县治。所以笔者认为,清朝时的兰陵书院与春秋时的兰陵书院是有渊源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兰陵书院文昌阁附楼 

 兰陵书院文昌阁附楼

 

 高柴与兰陵书院

 

  据兰陵县(原苍山县)介绍高柴墓的史料记载:“高柴墓坐落在刘堡子村。高柴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曾在鲁、魏两国先后四次为官,历任鲁国费宰、武城宰和魏国的士师,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兰陵书院创始人,终年128岁,被后人称为寿圣。高柴墓现存有墓碑一座,古银杏树一株。”笔者查阅好多有关高柴的史料和文章,多有创办兰陵书院的记载。

 

   高柴出生于公元前521年,为孔子的 “七十二贤” 弟子之一,为春秋末年卫国人,也有说是齐国人,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高柴身高不满五尺,在孔子门下受业,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高柴曾做官于鲁国、卫国;教书于陈国的太康、商水、杞县,鲁国的兰陵以及楚国。有《子羔》、《孔子诗论》等著作。高柴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儒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据说,他貌相猥琐,但恪守孝道,他为父母守丧三年,从未笑过。任卫国狱吏时,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心,受到孔子的称赞和民众的赞扬。高柴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20岁就被派去当“费宰”。

   

   孔子周游列国时,柴高“为卫之士师”,执掌刑狱,封共城侯。   高柴在兰陵游学期间,创办了兰陵书院,教授弟子,传播仲尼之道。高柴离开兰陵后,高柴的第五子高魁继续执掌兰陵书院并定居于兰陵。兰陵书院自创办后,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兰陵出过不少鸿儒经师、历史名人,无不与兰陵书院的教化有关。高柴死后葬于兰陵。《孔子弟子家语》说他,性仁孝,足不履影,启蜇不杀,方长不折,貌丑但品行颇佳,后世统治阶级赓相封赠。产生巨大影响,史册均有记载:高柴在去世465年后的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受到祭祀;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共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被改封为“共城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共城侯”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高子”。

 

  现高柴墓顶之上存有圆额墓碑一通,为清嘉庆乙亥孟夏高柴七十二世孙庠生柴衍洞(因高柴之孙举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和七十二世孙廪生柴兰皋所立,碑阳中间篆额书“孔子弟子”,左刻“宋封共城侯”,右刻“唐封共城伯”,正中刻“先贤高子柴字子羔之墓”。20世纪70年代,曾在其上四米深处挖古墓一座,伴有部分文物出土,堆积高台上采集标本多为灰陶绳纹鬲足、豆柄等。        

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的古碑

 1979年2月21日,苍山县人民政府将此墓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所以说清朝的兰陵书院与春秋时期的兰陵书院为一脉相承,是因为台儿庄与兰陵渊源悠久,古代同属兰陵邑。就让我们沿着历史变迁的脉络论证这一点。西汉初期,建制东海郡承县,辖台儿庄和兰陵地区。公元291年,晋惠帝撤承县,设置兰陵郡,郡治在今峄城,下辖五县,兰陵县就是其中之一,县治也在峄城,台儿庄与兰陵同属兰陵县。南朝宋时,兰陵郡分成两郡,一是兰陵郡,郡署迁往西北部(今滕州市境内),二是东海郡,郡界伸向东南部(今台儿庄及江苏邳州市一带)。北魏时,撤郡,复置承县。公元596年,承县改为缯州,公元606年,又将缯州改回为兰陵县(州治,县治仍在今峄城地区)。公元1189年,承县改制为峄州。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降峄州为峄县,因峄州城已被战火摧毁,又于承水河东兴建峄县城,台儿庄和兰陵都在其管辖之下。

 

兰陵的历史是与台儿庄不能分割的。两地历史上是同属于峄县、丞县、峄州、兰陵郡管辖,治所在峄县驻地。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山东省曾设置兰陵县,县政府所在地就在台儿庄,直到1956年撤销。  

   

  自秦朝以后兰陵就成为峄县的一个镇,秦汉时期,台儿庄是兰陵镇的一个小村落。元朝之后,台儿庄已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建有土圩子。明朝万历之后,京杭大运河避黄改道经过台儿庄,随着漕运的兴起,台儿庄逐渐发达起来。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台儿庄无论是城镇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或是居民人口都远远超过了兰陵。但是两地同属于峄县,此时的兰陵书院可能已是有名无实,知县张玉树将兰陵书院迁建在台儿庄已成自然之事,其目的是借助台儿庄的巨商富贾繁荣发展兰陵书院。  

 

张玉树与兰陵书院

 

张玉树,字德润,号阴堂,陕西武功人。乾隆三十年(1765)进士,授齐河知县后,研究吏治,讲求治术。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清平知县,不久调任峄县。具体何年何月到任已无从查起,据查一些碑记,大约在乾隆四十年前后任峄县知县。

 

张玉树学识渊博,胆识过人。据《峄县志》记载:“公(即张玉树)学问淹博,识量尤伟,通晓情伪,铲除奸蠹,胥吏皆敛手不敢为非。”张玉树担任知县时,正值乾隆盛世,政通人和。张玉树注重教育文化工作,他令人选择自汉朝以来,史料有记载的峄县境内的先贤文士,为其立墓建祠,安抚其后裔。对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被人知的名人雅士,进行考证据实后,写文章宣扬推广。他时常巡视乡村学校私塾,对那些勤奋教书,通晓文章,讲大义识大体者,当面嘉奖鼓励。而对那些迂腐粗疏,没有真才实学,而且文章言辞卑鄙拙劣者,必定重重处罚,绝不姑息懈怠。

 

由于他奖罚严明,惩恶扬善,褒优罚劣,一时远近一致称颂。全县士儒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风尚,砥砺品德、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努力、用功学习,做儒者之典范。张玉树性情仁厚,尤为爱才,对辖区内的文人名流,都礼敬有加,视如师友。他与台儿庄的张廉斋的布衣之交就被传为佳话。

 

胜利中学全体师生合影
胜利中学全体师生合影
 
   当时,台儿庄城西大泛口(今马兰屯镇)有一名士,为乾隆庚辰科(1760年)副贡,名张用星,字廉斋,一字兰坡,学识渊博。《峄县志》) 说他“幼有异禀,读书数行俱下。比长,博古通今,为文下笔数千言,奇恣古奥,不拘有司尺度,阅者或至不能句读,一时才名籍甚。”乾隆年间,张廉斋曾赴京应试,命题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张廉斋以《藏经》之典,论证成文。文中用“鬼”字旁字达800余个。主考官不认识,因以“笑话”作废。张廉斋之才学,早已闻于朝野。乾隆皇帝闻讯,命调来张廉斋的答卷,交博学者审阅,方知张廉斋确是满腹经纶。但榜已发,只好等到下一届。 

 

  张廉斋既已落第,“遂绝意进取”,返回故里,设馆课徒,弟子中金榜题名者数人。如戴连棻、田再甜均状元及第。戴连棻殿试时,皇上问戴:“汝师何人?”戴回答:“白丁。”皇上说:“宣他上殿,钦赐功名。”张廉斋时已逾天命之年,由其弟子戴连棻搀扶上殿。皇上说:“弟子登金榜,先生卧白云。”等待张廉斋续下句。张不对,下殿喟然叹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戴连棻问:“何不以此续也?”张廉斋回曰:“目睹朝中政,功名复何用?”遂回乡继续教书。

 

  有一年,张廉斋被某大家族延为塾师。学生六七人,年方十三四,都熟读诸子百家,非常骄傲,已换了好几个老师(皆因学生刁难而辞馆)。张廉斋遂对学生说:“我教书有个规矩,先熟读《万年历》,达到背诵。”学生面有难色。张廉斋说:“天时不知,四季不明,何以为人?”于是亲作示范,从头至尾,一气背诵完毕。家长、学生皆惊服其才学,于是薪俸加倍。一时名气大噪,峄县知县张玉树得知后,请张廉斋到县衙做客,奉为座上宾,相谈甚欢,于是成为布衣之交。张廉斋也很钦佩张玉树的为人,帮助其出谋划策,并协助侦破过许多奇案。张玉树一直想留张廉斋为县衙幕僚。但是张廉斋安于田园生活久也,不恋栈官场,不愿从政。便谢绝张玉树的好意,回归乡里,隐居田园,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张廉斋一生清贫,凛然有正气,但是他却与张玉树关系甚密。张玉树经常来看他,视为知己。正因此,张玉树也时常到台儿庄镇巡视。

 

   由于运河漕运的兴起,城因河兴,此时的台儿庄不仅成为漕运枢纽,而且成为南北货物集散地,经济商贸中心,为著名的水旱码头,繁荣异常。台儿庄城内有街道12条,从西门至小南门建有码头10多处,商贾云集,商号、店铺如雨后春笋,达到数十家。河道舟辑如梭,帆墙如林,每年过往船只近万艘。每到夜幕降临,城南运河之上船舶如云、一河渔火;岸上城内夜不罢市,歌声十里。《峄县志》云:“台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为峄巨镇,商贾辐辏,富于县数倍。” 又曰:“台庄濒运河,商贾辐辏,田圜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张玉树为治下有这么一座城池而自豪。经济繁荣发达,文化教育必然昌盛。早在明万历年间,台儿庄学子中就出现过黄家父子进士,先有黄和在明万历庚子年科举进士及第,后有其子黄图昌于万历乙卯年科举进士及第,被传为杏坛佳话。台儿庄人周宗旦在清康熙辛卯年科武进士及第。据《峄县志》载:“岁丁亥(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圣祖仁皇帝(康熙)南巡,进诗台庄水次,时献诗赋者六七百人,进呈二十一卷,钦拔(李克敬)第一。”由此可见台儿庄文化之繁荣与教育之兴盛。张玉树认为台儿庄乃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如不在此建立学堂、设坛授教,真是美中不足,实乃一方父母官之憾事。想到此,张玉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下决心要在台儿庄城内建一处学校,这一学校叫什么名字呢?张玉树查阅好多史料,访问好多名人征求意见。其中就问计于张廉斋。张廉斋博古通今,就说峄县治下古时有一座书院,名曰兰陵书院。

 

 兰陵书院原址古碑拓片

兰陵书院原址古碑拓片

 

张玉树认为此名甚佳。便采纳了张廉斋的意见,在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划拨资金在台儿庄的东门里(今枣庄二中老校所在地)建了一处书院,名为“兰陵书院”,并且制定了一些规定条文,也就是完善规章制度,实行正规化的管理,选派县内十多位著名士绅为董事,明确职责,各司其事,管理书院的经费、地基、文契等一切账目。到年底时进行稽查审计,建章立制非常完备。次年树立的《兰陵书院董事碑记》云:“台庄新建兰陵书院,为教育人才之地”。

 

   张玉树为官清廉,是个有作为的县官,他裁减徭役,创建学校,兴修水利,设置义仓,深受民众拥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决堤,洪水由微山湖进入泇河,峄县遭灾,田庐淹没,饿殍遍地。张玉树心急如焚,他积极上报朝廷求赈,在赈灾钱粮未到之时,解民于倒悬,不计个人仕途前景和自身安危,断然截留运往济宁的“漕米”(公粮)救济灾民。正因他的毅然举动,成千上万的灾民得以生存下来,他因此博得上司称赞,遂晋升为胶州知府。一年后又转调为济宁知府、云南临安知府。后因积劳病故于任所,当地百姓群众自愿报名,自带干粮,抬上灵榇,将其遗骨一直由云南送归武功家乡安葬。

 

   据历史记载,大清朝历任峄县知县,功德卓著为老百姓传颂久远而不衰者,仅有两位,张玉树就是其中之一。据《峄县志》云:“张侯(即张玉树)当国家盛时,政成民和,日与邑人赋诗论文,其为政风流辉映,后世彰已。”

 

 兰陵书院的兴衰变迁

 

张玉树兴建兰陵书院后,又历经三代皇帝,即嘉庆二十年的知县张涛、道光二十年的知县张梦琪、咸丰元年的知县朱彦华,都进行了大规模地重修,每次大修,都勒石记载。经过三次修缮,兰陵书院具备了相当规模。据《峄县志》载:“中为讲堂三间,东西厢各五间,二门楼一间,大门楼一间。门之内草房六间,以居学役。讲堂之北,复楼其后轩,以为燕息之所。”这个时期,书院由县府银库拨款,非常富足,尚有存款。后来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八年(1858年)秋,捻军首领张乐行、刘天福探知峄县台儿庄富饶,为筹集军饷,率军数万直取台儿庄,守军弃城而逃,捻军长驱直入,占据台儿庄,抢掠一空。之后,县府银库再也没有经费拨付书院。但是台儿庄的一些官吏士绅、巨商富贾积极为兰陵书院捐款输资,书院仍然能正常运转,没有废弃。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王贻哲奉札改兰陵书院为校士馆,是年秋,又禀告申请在兰陵书院设立小学堂。到戊戌变法维新失败,仍然以兰陵书院之名延续二十余年,直到北伐战争后,开始以学校、学堂名义保留。民国十九年(1930年),曾在此设立淑贤中学,直至抗日战争时期。

 

 胜利中学校长孙业洪

   胜利中学校长孙业洪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爆发,日本侵略军板垣、矶谷两个精锐师团分击合进台儿庄。中国军队众志成城,团结御侮,经过半个多月的激烈鏖战,一举击败日寇,取得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但是繁荣富庶的台儿庄也变为一片废墟,兰陵书院也未能幸免,被毁坏殆尽。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著名乡绅孙业洪积极筹资,在兰陵书院原址创立私立学校,取名“胜利中学”,有纪念抗战胜利之意。不久,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由盛而衰,以至于节节败退。共产党势头强劲,步步紧逼。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前夕,孙业洪携胜利中学学生南迁,后辗转到台湾。后来这批学生大多成为宝岛才俊,如金门警备区司令、中将马云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化青,著名油画家金哲夫,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等风流人物,蜚声海峡两岸。

 

   台儿庄在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地区成立兰陵县,县政府驻地设在台儿庄。1952年10月,临沂专署在“泰山庙”旧址创立“山东兰陵中学”。 1953年迁至兰陵书院旧址。1956年撤兰陵县,台儿庄并入峄县,遂更名为“山东省峄县二中”。1960年初成立枣庄市,后设台儿庄区,又改名为“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至今已有60余年也。走过一个甲子的枣庄二中,历经风雨沧桑,饱经腥风血雨,终成一所名校,驰名鲁南苏北。

 

(责任编辑:bet365电脑网站)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享按钮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首页   |  头条新闻  |  财经报道  |  社会新闻  |  时政要闻  |  理论在线  |  图片新闻  |  大美台城  |  镇街动态
CopyRight 2006-2012 bet365电脑网站(www.zzlx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11173号-3 联系电话:0632-6603788 Email:tezzx6603788@163.com